消費者對于產品本身的關注度逐漸增強,空有概念的“無糖”食品逐漸被淘汰,食品行業開啟“無糖2.0時代”,低GI食品開始走進大家的視野。
1.低GI風潮愈演愈烈
喝飲料要買零糖的,吃零食前先看脂肪的含量,吃飯前計算一下卡路里和GI值……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控糖人士?近年來,無糖、零卡、低脂等象征健康的標識,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食品包裝上;低GI更是成為當下食品行業的熱門詞。
所謂的“GI(Glycemic Index)”,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數,是衡量食物對餐后血糖影響的相對指標。GI值大于70是高GI食物,56-70是中GI食物,小于或等于55的就是低GI食物。
受此健康風潮的影響,消費者對健康飲食越發重視。他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滿足口腹之欲這么簡單,還要疊加控糖、減脂、補充能量等諸多功能屬性。
在此背景下,低GI食品迅速走上臺前,成為大健康市場上一種高潛力產品。低GI食品不再是特殊人群的專屬,而是已經從細分人群的青睞逐漸成為大眾需求。
京東發布的《2024京東食品飲料健康趨勢白皮書》顯示,低GI食品受關注度與銷售額迅速增長。近一年,低GI食品飲料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6%,相關銷售額也顯著提升。
對此誘人的市場機遇,盼盼食品、旺旺集團、喜茶等企業紛紛涉足。
盼盼食品發揮自身供應鏈創新優勢,發力低GI賽道,打造出了涵蓋低GI餅干、低GI營養歐包等低GI產品,以極致產品力滿足消費者精細化、個性化的消費需求。旺旺集團推出低GI系列子品牌“Fixxbody”,涵蓋豌豆脆非、奇亞籽餅干、燕麥夾心卷等。妙可藍多今年5月上市的一款奶酪棒,以不含蔗糖和低GI為賣點;此外它還涉足主食,其中低GI食品就更多了,從青稞掛面、蕎麥掛面,到豆乳餐包、全麥歐包,還有抗性淀粉含量較高的控糖米等。
在新茶飲品牌的門店中同樣有低GI產品。今年6月,喜茶發布“果茶控糖宣言”,并聯合薄荷健康推出使用低GI糖原料制作的“+慢糖·多肉葡萄”。霸王茶姬也強調了自身產品低糖、低卡、低GI的特性,消費者從下單界面上會看到幾款飲品前多了一個低GI標識。
伴隨著大量品牌的涌入,低GI產品從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市場已成趨勢。
2.較多挑戰
雖然國內市場近兩年不斷有品牌入局,產業鏈上也呈現出從原料到技術等多層面突破的場景,但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較快的發展增速背后,整個低GI行業還面臨不小的挑戰。
從消費端分析,雖然近七成消費者已對食物GI值有所了解,但對于低GI的認知存在不少誤區,甚至不少人仍然以為控糖就是戒掉糖、戒掉碳水化合物,或者簡單地將低糖、無糖與低GI劃上等號,市場認知對低GI食品的發展有一定阻礙。
而且國內飲食習慣還偏向于米和面這類高GI主食,比如饅頭、包子、面條,它們由面粉構成,攝入之后血糖會迅速飆升。但如果換掉面粉,就會做出來饅頭不是饅頭,面條不是面條。如果要保證口感是大家熟悉的口感,那就需要通過技術的改造升級,來實現‘低GI’。
以饅頭為例,在原料上,需科學配比加入‘低GI’雜糧以降低升糖指數,同時盡可能保留面粉原有口感;在制粉工藝上,要通過精細化研磨,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,同時不犧牲質地;在發酵環節,得采用傳統的老面發酵工藝,利用其弱酸性進一步減緩消化過程中的糖分吸收。最終經過國家標準認證,才算是在滿足大眾習慣的同時實現了真正的‘低GI’。
站在品牌角度,低GI食品不僅需要投入時間、精力來研發,在原料選擇、生產工藝上都需要注重,這也就導致生產成本較高,其售價通常高于普通食品。
比如某品牌低GI歐包37.9元330克,而普通歐包28.9元1040克,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以及消費者錯誤認知影響下,市場購買意愿自然不會強烈,這也會影響品牌創新發展的積極性。
從市場端來看,產品標識、生產規范等方面還存在不足,根據相關條例規定,只有通過低GI產品認證的產品,才可以在包裝、標簽、廣告、宣傳、說明書上使用低GI產品認證證書。
很多食品都打出“低碳水、控糖、低卡、代餐飽腹”等宣傳語,但其實并沒有低GI認證,很容易誤導消費者,長遠來看,很可能會對整個低GI食品行業造成嚴重危害。
3.健康與健康生活方式,后者才是真需求
需求創造了市場,品牌在看到需求的同時,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:消費者的需求是如何產生的?低GI食品潮火熱的表需求是消費者對身體健康、身姿輕盈的追求,里需求是他們急于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,歸根究底下來,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,直接促成了低GI食品賽道的發展。
健康只是品牌與消費者鏈接的一個切入點,品牌前期的市場教育,后期的售后追蹤才是重點,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起來,才能帶動普通食品向功能化轉變,這也要求品牌的價值觀需要與當下消費者訴求相契合。所有的品牌到最后,販賣的都是一種生活方式,而所有的產品表達的,都是消費者來不及傾吐的情感。
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重點正在從追求外在、物質,逐步走向深度的“內向探索”,精神消費升級成為新的主題關鍵詞。低GI賽道發展到今天,也同樣經歷了從外在到內在的升級:
- 以前的低GI食品,是為了解決病人的痛苦,單純作為醫藥食品出現,即使有專業醫生背書,提醒普通人也可以養成低GI飲食習慣,但這種觀念終歸只存在于少數人中;
- 現在的低GI食品,無論是品類、口感還是功效,都變得更加大眾化,Fixbody、纖巧百奇等品牌更是把低GI理念注射進零食品類,使其在更多場景出現,逐漸深入人心。推崇這種飲食習慣的人更在意的是身體變化帶來的心態變化——身健康升級為了心健康;
基于上述分析,未來的低GI食品,會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健康的生活方式變得像吃飯喝水一樣稀松平常,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低GI食品都會有市場。
一是目前低GI行業標準尚未明確,難免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,掛羊頭賣狗肉者頻出,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好產品遲早會脫穎而出,魚目混雜之輩終將被淘汰;再者,在新賽道剛一出現眾品牌便聞風而動的今天,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快如疾風,沒有兩把刷子的品牌想要混出頭實在難如登天,不斷創新產品,講好品牌故事,滿足消費者真需求,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留下姓名。
低GI食品如此,各賽道也不外如是。
4.寫在最后
從有糖到無糖,再到控糖,關于“糖”,中國消費者始終有著屬于自己的需求,而從最早的餅干,到現在的包括面包、蕎麥面甚至新茶飲等多樣化的產品,低GI顯然已經成為“控糖”人群的解決方案之一。
尤其是,2023年9月,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團體標準《預包裝食品血糖生成指數標示規范》正式實施,而該份“標示規范”的出臺,也為低GI食品的判定提供了依據,這也對低GI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起著關鍵作用。
SIAL 西雅展(上海)將于2026年5月18-20日,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,作為覆蓋全品類的食飲交易展,展會設立了18大主題專區,吸引75個國家和地區的5,000+展商參展。125個國家和地區的180,000專業人士觀展。 2026規格再升級,萬億商機等您搶占!黃金展位數量有限,展位火爆預定中!
內容來源:Foodaily每日食品


